孔令伟:古器物及其图像表达
孔令伟:古器物及其图像表达
孔令伟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
直播时间:2017年11月01日 19:00-21:55
那特艺术学院艺术批评与艺术史系列讲座
【那特直播】古器物及其图像表达——古器物中的一个例证
讲座现场:中国重庆,四川美术学院,行政楼五会议室
>>讲座内容
11月1日晚上19:00,孔令伟教授将在四川美术学院举办讲座《古器物及其图像表达》,以政和牛鼎为例,讨论观念及其图像表达的复杂性。
政和牛鼎是宋徽宗时代复兴古典传统运动中刻意制作的一件仿古器物,仿造的原型是西周时期为晋文公夫人晋姜制作的晋姜鼎,而非吕大临在《考古图》中所著录的“牛鼎”,这一点应该是可以确定的。类似的例子还有“宣和山尊”——后者仿照的器形是“商祖戊尊”。徽宗之后,这件仿古器物一直流落北方,而今重见天日。
为什么我们会关注牛鼎?因为它涉及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美术史问题,即观念与图像的不对称性。
牛鼎是一个礼学家设想出的一个完美概念,为了实现这一概念,政和牛鼎的设计者在器身上半部分借用“晋姜鼎”,而后在器足部分构思出一个夸张而又逼真的牛头,这个牛头非常突兀,和器身纹样并没有形式上的呼应关系,与三代古器物中频繁出现的高度图案化的牛头并无风格上的联系。
政和“牛鼎”所体现的观念和图像的不对称性,和历史上对于青铜古器的认知有一定联系。
>>孔令伟介绍

孔令伟,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重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代美术史、美术史学史,著有《风尚与思潮:清末民初中国美术史中的流行观念》;译著有《历史及其图像》(商务印书馆,即出);编著有《中国现当代美术史文献选编》(与吕澎合作)、《艺术哲学与史学理论》等。
孔教授对古器物学史亦有深入研究。曾发表过《黄伯思与<宣和博古图>》,《端方旧藏柉禁的称谓及图像记录方式》等学术文章。后者针对端方旧藏柉禁这一桩近代学术史上的公案,考证柉禁的称谓和实物形态,以及博物馆陈列与史实之间的可能性错位。并指出, 照相术为古物学家提供了便利,但是它也可能制造出新的麻烦,引发我们对古器物照片之真实性的思考。
>>编辑推荐
课程名称:【免费】中国绘画史·山水卷
授课导师:孔令伟,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
专业方向:艺术学理论—美术史论
成都那特在线艺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L-Art University
评论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