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推荐】蒙德里安的苹果树
【课程推荐】蒙德里安的苹果树
导读: 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几何抽象画派的先驱,认为艺术应根本脱离自然的外在形式,以表现抽象精神为目的,追求人神统一的绝对境界,也就是现在我们熟知的“纯粹抽象”。
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
几何抽象画派的先驱,
认为艺术应根本脱离自然的外在形式,
以表现抽象精神为目的,
追求人神统一的绝对境界,
也就是现在我们熟知的“纯粹抽象”。
说起蒙德里安,我们的印象通常是这样的:
蒙德里安,《红黄蓝的构成》,1930
这样的“格子画”,是蒙德里安赖以成名的风格。这种绘画理念深刻影响了建筑和设计界。1965年,法国时尚设计师伊夫·圣·罗兰出品了一件无袖宽松羊毛连衣裙,以蒙德里安《红黄蓝的构成》中的原色色块和黑色直线为装饰。它登上了法国《时尚》杂志1965年秋季号的封面,引发了蒙德里安式装饰元素的热潮,并延续至今。
《时尚》杂志1965年秋季号的封面
以古灵精怪著称的Moschino也推出了致敬大师的“蒙德里安”鞋:
Moschino——“蒙德里安”鞋
Paul Smith给品牌Anglepoise设计的台灯也用了蒙德里安色:
Anglepoise设计的台灯
当然,蒙德里安并不是一开始就这样,他年少时曾在叔父福尔兹·蒙德里安的指导下学习绘画,后者是一位海牙派画家。之后,蒙德里安又在阿姆斯特丹的国立艺术学院,接受学院派的正规训练,这一切都奠定了他深厚的写实功底。
蒙德里安自画像,1900年,
布上油画,50x30cm 私人收藏
1912年之前,蒙德里安以野兽派和点彩派的风格,画着相当传统的自然风景画。
蒙德里安,《墩上的房子》,1900
他通向抽象的道路的起点是毕加索位于巴黎的工作室。在研习了布拉克和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绘画和质朴的用色后——“他回到家时像变了个人”。
没过几年,他与德士堡等人创立了“风格派”(De Stijl),并发起了一个现代艺术运动“新造型主义”。艺术批评家们认为,这是迄今为止最纯粹的抽象艺术形式。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蒙德里安四幅以一颗树为主题的画作,它们构成了一个绝佳系列,展示出蒙德里安如何从一个几乎是具象的起始,然后逐渐远离它,来达成完全的抽象。这也是他从一个早期大师的追随者,到开创性的现代主义艺术家的蜕变之路。
NO.1
《夜晚,红树》
Evening, Red Tree
1908
《夜晚,红树》 Evening; Red Tree (1908)
黄昏降临,一棵落尽了叶子的盘虬老树,在灰蓝色的冬日天空下瑟瑟发抖。呈三角形分布的枝丫布满了整个画面,就像手背上的血管。
此时的树干还没有抽象到只剩下形状,但所有的细节已经被省略.树枝幻化成弯曲坚硬的枝条,空气被分割成支离破碎的色块。 画中一眼可以看到梵高的影子,尤其是他画的橄榄树和柏树,趋于平面的描绘,曲折跳跃的线条,富有表现力的用色,展现出强烈的精神力量。
梵高,《橄榄树》
1889,72.6x91.4cm,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在这里,蒙德里安将他对现实的印象,转换成一种自己的语言。这颗树的枝丫仿佛在往画面空间外延伸,笔触的线性结构产生一种纯粹的平面感。他选择用颜色来体现空间感:具有贴近感的红色,和疏远感的蓝色产生强烈的对比,也制造出一种空间效果。这种色彩的运用,已经远远超越了描述性功能。
蒙德里安想在这幅画里奠定他对自然的整个视角,虽然树枝富有动感,但整个画面充满了宁静,这种宁静,是蒙德里安一直寻求的,对付残酷现实的一剂良药。
NO.2
《灰色的树》
Gray Tree
1912
《灰色的树》 Gray Tree(1912)
蒙德里安的抽象力觉醒了。这幅画中,可以看到立体主义对他的影响。画中还是一棵无叶树,但这回用色要暗淡得多。灰色调的渐变,模仿了布拉克和毕加索在分析立体主义阶段所喜爱的忧郁色调。树干位于画面中央,树的枝干几乎全部伸展到画框,仿佛画框把树剪切在它所包围的空间里。
在这幅画中,蒙德里安关注的焦点,是树枝与树枝、树枝与树干、以及树与其他物象之间的造型关系。我们看到,树的个别特征已被全然抹去,我们所见到的,是高度抽象化的图形。他的横竖线条,也开始有了格子的雏形。尽管如此,深色的枝干在中性的灰、绿色小碎面中依然显示了蓬勃的生命力。这是蒙德里安从立体派中获得的新启迪:“克服自然的表现又不违反自然本身的真实。”
NO.3
《开花的苹果树》
The Flowering Apple Tree
1912
《开花的苹果树》
The Flowering Apple Tree(1912)
这幅画依然是树的主题,但几乎走到了纯抽象的边缘。你若不事先知道这是幅关于树的画,很难猜到它的主题是什么。他以布拉克的黄褐与灰色系来表现自己的主题。形象已高度非写实化,所有细节都消失不见。
画面上,树干与枝杈变成了直线和弧线,它们优雅地弯曲着,其中一些相交成椭圆形的组合,在整个画布上横向飘浮。他还加了一些黑色的垂直线,以固定住画面并赋予其结构。
蒙德里安用了不同的方式去接近立体主义的主张。他用形状来安排整体的绘画空间,树的基本形态其实已经消失在一种黑色线条的网格之中,整个画面都被网格笼罩着。
通过聚焦,将画面中央的密度加大,四周逐渐疏松,这种所谓集中式的结构,在蒙德里安以后的作品中经常出现。
这里还不是完全的抽象,但已经能感觉到,蒙德里安从一个具象的开花的苹果树,择取出结构的精髓来,渐渐转译为抽象和几何。
NO.4
《画面2/构成7》
No. 2/Composition No. VII
1913年
《画面2/构成7》
No. 2/Composition No. VII(1913年)
这幅画的主题依然是一棵树,但比任何立体主义者对相同题材的处理都要抽象得多。正如威尔·贡培兹所说,“蒙德里安将他的绘画对象分解成微小的破碎平面,形成了一个像被太阳晒裂的非洲泥地一样的图案。”
这一次,具象的主题被完全放弃。蒙德里安将它描绘的对象彻底打碎,变成相互交错的黑色线条和色块。颜色的使用也被限制,只留下调性相近的土黄色和灰色,令人联想到立体主义的画布。
蒙德里安在抽象程度上,已经比立体主义者们走得更远。他的绘画对象更难辨认,一方面是因为他刻意避免了体积上的暗示。另一方面,不同于立体主义将他们的构图植根于画布低端,以暗示画中对象对重力的屈从,蒙德里安的画中,重力消失了,树被连根拔起,飘浮在空中,这进一步减少了判定其身份的线索。
和上一幅苹果树相比,这幅画里已经很少看到曲线,曲线是动力的同义词,而垂直和水平直线是静止的同义词,蒙德里安正透过静止,追寻纯粹的抽象。
单纯就画面来看,这幅画已经有他之后重要作品的迹象。这些垂直和水平的黑色线网,将画面围成纯色的色块。但这还在演进过程中,其作品《红、黄、蓝的构成》可以证明。
蒙德里安,《红黄蓝的构成》,1930
对蒙德里安来说,这件作品,只是一个宇宙起源观的一小部分。他有一个庞大的、非常精神性的计划,就是把所有的对立,用宇宙和谐结合在一起。自然对他来说不是无秩序的存在,而是被法则和规律管制的。他尝试找出这些法则和规律,来组织宇宙中的元素。
这幅画的对立在哪里?有水平和垂直的线,有颜色和线条。颜色代表事物的物质面,而线条代表宇宙的精神性。
线条和颜色不限于框内,而有无限延伸的可能,同样的纯色的长方块也可以无限延伸,这表示,蒙德里安以一个寰宇通用的计划为目的,它不受限于平面绘画,而要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世界的一部分。
参考书目:【英】威尔·贡培兹(Will Gompertz),《现代艺术150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撰文:俞希,责任编辑:仁可
评论区
暂无评论